2021年08月28日    上海吉藏
2021年08月28日    上海吉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我国互派大使的国家是苏联。
1949 年10 月1 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向各国政府发出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第二天苏联政府就发来照会,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3 日,周恩来复电,表示热忱欢迎中苏建交并互派大使。中苏建交,带动了一批新民主主义国家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0月20日,毛泽东亲笔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字第一号”国书,周恩来以外交部部长身份副署。
11月3日,王稼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递交了新中国“国字第一号”国书,从这一刻起,新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开始正式履行他神圣的职责。
图:毛泽东签署的“国字第一号”国书
(原件现存于俄罗斯外交部档案馆)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HикoлaiйMиxaйлoвичЩвepник,1888-1970)苏联政治和工会活动家,工人出身,长期负责工会工作,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前主席。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46-1953)。
图: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中苏外交关系的建立对于新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国际支持。
1949年12月,新中国主席毛泽东决定亲赴莫斯科访问。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商谈废除不平等的中苏旧约,就两国的政治、经济问题商谈;同时参加斯大林七十寿辰活动。此次出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正式出访。
1949 年12 月6 日,毛泽东登上北上的专列,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走出中国故土,出国访问。毛泽东的随行人员有陈伯达(以教授的身份)、师哲(翻译)、叶子龙、汪东兴等。苏联方面由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苏联援华专家总负责人柯瓦廖夫陪同。毛泽东清楚地知道,此次苏联之行任重而道远。
图:毛泽东在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
12 月16 日中午,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的大钟刚敲过12 响,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徐徐进站。随后,毛泽东前往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下榻。当晚6 时,毛泽东在克里姆林宫拜会斯大林。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同斯大林见面。斯大林和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又各自领导着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的首次会面,为世界所瞩目。
这次会谈,已经涉及若干实质性的内容,双方对于对方的观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最主要的问题上,即要不要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废除旧的中苏条约的问题上,会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刘少奇接到毛泽东来电,12 月20 日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次日凌晨1 时,刘少奇、朱德、周恩来联名致电毛泽东:“今日政治局会议,大家赞成如果苏联同意现在签订关于旅顺、借款、航空及通商协定,恩来同志即去莫斯科一次。”“但是如果苏联方面并不准备现在签订借款、航空、通商诸协定,只准备就旅顺驻兵问题及对一般政治问题发表一个声明,则恩来同志去莫,似无必要。”
图:毛泽东出席斯大林70寿辰庆祝大会
12 月21 日,毛泽东应邀出席莫斯科庆祝斯大林70 寿辰大会。大会气氛十分热烈。苏联方面特意安排中国代表团在13 个外国代表团中首先致词。毛泽东的祝词受到热烈欢迎,三次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
12 月24 日,毛泽东与斯大林举行第二次会谈。主要内容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关问题,包括越南问题、日本问题、印度问题、西欧问题等等。斯大林只字不提中苏条约。当毛泽东问起周恩来是否应来莫斯科时,斯大林却用了一个不成为理由的借口,说“政府主席现已来此,内阁总理又来,在对外观感上可能有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还是认为周恩来以不来莫斯科为宜”。这表明,斯大林仍然不愿另订新约。
毛泽东来到莫斯科已经10 多天了。参加庆祝斯大林70 寿辰的各国代表团纷纷离开莫斯科回国,唯独毛泽东留下来,住在斯大林的别墅里。斯大林几乎每天让人打电话来询问毛泽东的生活是否安适,却始终不提签约之事,也不再会见毛泽东。斯大林采取了拖的办法,同时想进一步摸清毛泽东的底究竟是什么。
签订新约,恰恰是毛泽东此次访苏的主要目的。毛泽东这次访苏,本来是兴冲冲的,寄予很大希望。但来到莫斯科受到这样的冷遇,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作为一个懂得忍耐的政治家的毛泽东再也忍耐不住了。一次,苏方联络员柯瓦廖夫和翻译费德林来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对他们发了火,说:我到莫斯科来,不是单为斯大林祝寿的。你们还要保持跟国民党的条约,你们保持好了,过几天我就走。我现在的任务是三个:吃饭、拉屎、睡觉。这明白无误地是说给斯大林听的,表达了对斯大林不准备签订新约的不满。
这时,缅甸政府正要求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印度继缅甸之后也于12 月30 日承认了新中国。英国也想承认新中国。印、缅是两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主义国家,英国则是一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个新的国际动向,促使斯大林认真对待毛泽东和中国政府的要求。
英国通讯社放风说,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消息一传出,苏联方面有些紧张。为了戳穿谣言,经双方同意,毛泽东在1950 年1 月2日发表了一个答塔斯社记者问。其中说:“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
“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先是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问题,贵我两国贸易和贸易协定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答记者问1 月3 日在报纸上一发表,谣言不攻自破。西方国家制造的意在挑拨中苏关系的谣言,反而成为促使斯大林下决心签订中苏新约的契机。斯大林终于同意周恩来来莫斯科,同意签订新约、废除旧约。从此,中苏谈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随即,毛泽东两次致电中共中央,通报了这一新的情况,并提出周恩来来莫斯科及签订条约的时间;进一步说明签订新约的意义:“这一行动将使人民共和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使资本主义各国不能不就我范围,有利于迫使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废除旧约,重订新约,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毛泽东的心情豁然开朗,精神特别好。他一面思考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问题,为主持下一轮的中苏会谈作准备;一面利用周恩来尚未到达的时间,到外地参观,并同苏联领导人进行一些接触。
1 月11 日,毛泽东在王稼祥大使的陪同下,拜谒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并献花圈。同一天,拜会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
图: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
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周恩来同志作为中方全权代表同维辛斯基共同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
签字仪式完毕后王稼祥大使在莫斯科一家大饭店里举行了盛大的鸡尾酒会,热烈庆贺毛泽东、周恩来同志访苏获得成功。这次酒会气氛热烈。苏联方面出席的有斯大林、什维尔尼克、莫洛托夫、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米高扬、卡岗诺维奇、布尔加宁、赫鲁晓夫、布琼尼等党政军最高领导人。
毛泽东完成了一项历史性的任务,于1950年2月17日结束访苏之行,同周恩来等登上回国的专列。
回中国之前,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以国礼象牙球相赠什维尔尼克,为了感谢什维尔尼克的友好相待。同时留下这份由两位伟人亲笔签字的信函:
Lot 3456 毛泽东签名函一件
什维尔尼克旧藏,此信函无疑为当代红色重要文物,极为珍贵。
尺寸:19.9×30.1cm
以下是信函的中文翻译: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后,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它同100 多年来旧中国在屈辱的条件下与帝国主义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条约的签定,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并促使中苏两国关系是蜜月期一直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着,并对两国建立永久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苏结盟以后,苏联通过派遣专家、提供技术和设备、低息贷款、开展双边贸易等方式,从经济、军事,文化上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援助,从而使中国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并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苏联的援助,对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Lot 3457
建国初期苏联援助中国各系统专家资料一批数百件
(内含专家及家属证件、证书、徽章、照片、信件、各类活动邀请函等)
本次拍卖会,我们有幸征集到了这些来华援助新中国的苏联专家的随身证件、照片、信件等物品,让我们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当时苏联专家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中俄关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中俄两国在经贸合作、政治互信、共抗疫情等领域的合作都有重大成果,中俄关系也迎来发展新机遇。
正如2021年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态,中俄团结如山,友谊牢不可破,在过去的一年里,中俄关系经受住了世界疫情的洗礼和百年变局的考验,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果。双方守望相助,共抗疫情,推动经贸、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逆势前行。双方还共同抵制“政治病毒“,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与国际公平正义,在涉及到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地相互支持,在反对强权的道路上相互扶助。
2021年中俄双方将迎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中俄双方都将以此为契机,重温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缔约初心,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中俄动力。
回顾过去,中俄两国充分体现了高水平的伙伴关系,为大国合作树立了榜样。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中俄结伴而行,共同应对国际大变局,为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安全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吉藏拍卖从事专业拍卖10年,线上线下拍卖相结合,拥有成熟的现场拍卖和线上拍卖平台体系。中国第首加成立文献拍卖板块的头部拍卖公司。拥有国家认证资质专业拍卖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3539号东方尚博产业园5号楼2楼102F
电话:(86-10)13661999957 邮编:200125
上一篇:委托签收单